背景圖引用自藝術家Brendan Lee Satish Tang的作品,更多作品請見官網http://brendantang.com/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日韓旅行資料共享

1. 各位可以在這個討論串上,不斷加上分享給大家的旅行小''眉角''!!!!
2. 本部落格提供的許多文章、上課內容,均歡迎閱讀!


韓國機場巴士優惠卷(分享by 林亞暄)




銀行換錢優惠券(分享by 林亞暄)

http://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cht/HD/event/cht_20100416/main.html



3. 2010 首爾優惠季 折價券 (分享by 李芸蓁)

李芸蓁同學剛剛分享了一個看起來有超多優惠券的網站,大家可以來尋寶喔!看起來優惠一次只能用一張,需要的話,看仔細多印幾張吧!



網址:
http://www.seoulgrandsale.com/2010/chn2/coupon/big20.asp?chkValue=&category=&mode=vw&idx=591&page=3&pSize=10&searchName=&searchValue=&sortName=&sortMode=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應補交作業次數統計

1. 以下學號同學有缺交作業記錄,老師給予同學補救機會
2. 若要補交作業,請在6/30以前,以紙本形式補交到藝術史研究所施靜菲教授之信箱中(告知辦公室人員即可,請務必以信封裝好,寫上名字)
3. 補交後,請以e-mail連絡助教,告知已繳交之時間,得到助教回信確認後,方為完成。
4. 名單統計如有錯誤,請連絡助教。信箱bauyi.peng@gmail.com


b95104059  ㄧ次
b95105036  ㄧ次
b96201027  一次
b94202022  一次
b98610044  一次
b96702039  一次
b98a01209  一次
b96610217 三次以上 (請立即與助教聯繫)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請同學於99年6月2日至99年6月15日前踴躍上網填答期末教學意見調查

公告主旨 請同學於99年6月2日至99年6月15日前踴躍上網填答期末教學意見調查
公告單位 教務處--課務組
公告時間 2010/6/1 上午 09:02:29
公告內容 各位親愛的同學請於99年6月15日前踴躍上網填答期末教學意見調查哦~

一、調查時間:99年6月2日至99年6月15日截止。
二、調查對象:本校同學於本學期所修習之課程。(課程名稱為: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學士論文、專題研究、專題討論、書報討論、書報研讀、個別指導研究、服務課程者,不納入評鑑範圍。)
三、調查方式:於上述期間至info網頁點選「學生」中「教學意見調查」系統,以電腦選課密碼進入,填答本學期所修習之課程問卷,惟每門課程限以填答1次為限。(info網址:http://info.ntu.edu.tw;英文版網址:https: //info.ntu.edu.tw/infoen.asp?sel=course)
四、填答權益:上網填答教學意見調查之同學,可享有優先「電腦選課分發」與「上網查詢成績」的權利。另為提高學士班應屆畢業生填答率,學士班學生在畢業前2學期填答率均達80%(含)以上者,於領取畢業證書時,將免費贈送中文成績單兩份。
五、填答時請注意滿意度順序。

本學期提供中、英文版問卷,請各位同學踴躍上網填答哦~
相關網址
http://info網址:http://info.ntu.edu.tw;英文版網址:https: //info.ntu.edu.tw/infoen.asp?sel=course


聯 絡 人 胡淑君
聯絡電話 33662388-302
電子郵件 huoldbig@ntu.edu.tw
公告對象 學生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第十五週

6/02
I.大堂講課
對歐洲貿易與藩主進獻所生產的陶瓷:伊萬里與鍋島

上課閱讀書目
關濤、王玉新編著,《日本陶瓷史》,頁121-142。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OTZjNmE4MjYtZGZmNi00YjIyLTlmY2QtMzRkZTY4MDJjYmZm&hl=zh_TW


II.討論議題(二擇一: 6/2-6/9在課程部落格上發表意見)


A.同學之前討論過明代官窯與民窯的關係,大家都注意到官窯與民窯的基本特性,以及官、民窯之間的互動。現在我們談論到日本九州地區陶瓷貿易與進獻藩主兩種不同性質與風格的陶瓷生產,請同學進一步討論自由貿易的陶瓷與專門供應貴族的陶瓷有甚麼樣的差異 (可就日本的伊萬里與鍋島燒為例,對作品性質、生產模式、品質高低、造形與裝飾風格、品味等方面進行討論)。

[參考書目]
1. 講課內容PPT檔(會放在部落格上)

2.Eva Strober 演講、黃蘭茵整理,〈強者奧古斯都的陶瓷收藏兼及麥森陶瓷的創燒〉,《故宮文物月刊》,第320期(2009年11月),有關日本陶瓷的部分。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TgzNTUxNzctNjM0Ny00ZmY4LWFhMGItMTViYmQ2YTA1YzA3&hl=zh_TW


B.日本在17世紀中期開始加入對歐洲外銷瓷的行列,與中國外銷瓷時有競爭與互相取代的關係。請就窯業生產、市場、風格、品味等不同方面來討論17到18世紀中國與日本對歐貿易瓷情況之比較。

[參考書目]
1.謝明良,〈十七至十八世紀中國對歐洲貿易中的陶瓷〉,《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頁287-307。(指定參考書)

2.Eva Strober 演講、黃蘭茵整理,〈強者奧古斯都的陶瓷收藏兼及麥森陶瓷的創燒〉,《故宮文物月刊》,第320期(2009年11月),頁106-117。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TgzNTUxNzctNjM0Ny00ZmY4LWFhMGItMTViYmQ2YTA1YzA3&hl=zh_TW

3.謝明良,〈記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伊萬里瓷器〉,《故宮學術季刊》,14卷3期,頁83-128。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OGJmYTVlNzYtMTc1MS00NWQ0LWJiZjMtMTE4MjQzMDJlMTY4&hl=zh_TW

4.施靜菲,〈十四到十七世紀亞洲青花瓷生產的擴張〉,《典藏古美術》,2009-8。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OWY0ZDdjMDQtNGZlZC00NTU4LTk3MDktNjRkNDk3MDNhNjlh&hl=zh_TW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大家的短片_大家都做得很好!但因為有單一檔案100MB之限制,遺珠只好下週再給大家看囉!

丁乙珊


王思宇


楊舒安


陳昱瑾


林坤鎮


吳昭潔


林郡儀ㄧ


林郡儀二


吳蕙蓁


周允中


張家禎


羅愛名


饒祖賢


陳佳妤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全國蓋窯大賽 澳美隊蓋厲害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5/23 04:11"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全國第一屆蓋窯大賽在苗栗縣造橋鄉登場,共8隊參賽,包括來自澳洲、美國與香港的陶藝家,各隊自行設計、蓋窯後進行燒窯,經過三天兩夜大戰,昨天隆重開窯,取出一件件別緻的柴燒陶作品。

砌磚建窯 柴燒火力十足

參賽8隊先在規定時間內各蓋出一座磚窯並燒窯,16日晚間,親民技術學院隊首先達到攝氏1110度門檻,現場響起歡呼聲,各隊不斷添材、攻火,陸續越過門檻,17日凌晨,竹科「火力十足隊」及旅居澳、美陶藝家組成的「澳美隊」,都達到1230度高標。

17日早上各隊完成燒窯,接著封窯、冷卻,昨天上午,參賽者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緩緩打開窯門,看到成品大都很興奮,但有些窯因溫度不夠高,柴燒效果未如預期,隊員難掩失望。

經評分後,「澳美隊」囊括節能獎、火神獎、柴燒窯王獎;「中華大學隊」與「親民技術學院產設系出來面隊」獲造窯技藝獎;「中華大學隊」另獲燒成獎;「火力十足隊」拿到團隊獎神獎。

個人獎方面,「中華大學隊」任翔雲、「大頭火隊」余佩華獲得評審特別獎;「大頭火隊」劉紹增獲得大會獎。

「澳美隊」隊長陳平和說,他玩陶10幾年,從來沒有建過窯,光設計窯體就想了3個星期,不斷修改設計圖,能燒出1200度以上高溫,實在很幸運。比賽過程讓他與隊員學到很多,是很難得的寶貴經驗。

夫妻隊員 煉鋼原理燒窯

「澳美隊」隊員陳闌美說,她在美國20多年,現在往返台灣、香港間,她是在竹南蛇窯學陶藝,這次參賽學到如何砌磚建窯。隊員陳培根與施幼瑛是夫妻檔,曾在鋼鐵廠工作的陳培根說,煉鋼與燒窯不同,但燃燒原理可運用在燒窯上。

竹南蛇窯主人林瑞華說,蓋窯是門專業學問,有些窯的火路設計很好,溫度燒得很高,但燒出來的作品卻不理想,可見除了窯體設計,火候掌控也很重要,希望透過比賽讓大家體驗建窯,了解窯的重要。


轉載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3/78/265d1.html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第十四週 台灣的陶瓷發展

1.大堂講課

台大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班 王淑津演講 「台灣的陶瓷發展」

閱讀書目:
王灝,〈薪灰冷處覓窯痕〉(南投地區舊窯調查資料選一),《南投窯邁向現代陶之路二百年專輯》(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13-20。
許坤揚,〈鄉野僻地見真跡〉(南投地區舊窯調查資料選二)《南投窯邁向現代陶之路二百年專輯》(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21-24。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DRmOWI5NTAtZWExOS00MTM1LTliZGUtMzg0OTJhMTZhYzhl&hl=zh_TW

梁志忠,〈南投窯沿革〉,《南投窯邁向現代陶之路二百年專輯》(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6-9。

陳信雄,〈試論臺灣陶瓷史的意義、分期與特質〉《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集刊》:2-18。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TIyNDE0YTUtYjFlYi00YmE0LTk2NTItZTYxZGJjMzQ5ZTE3&hl=zh_TW

2.作業: 拍攝三分鐘短片
題目: 在身邊發現陶瓷
請用你在課堂上所習得的陶瓷文化史概念,選一件或一組你身邊的陶瓷介紹給大家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第十三週閱讀文章

1. 日本美術史p.114-131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WNlODZjNzItNjRjZi00NTM5LWE4ZmMtZmNhYzEyMjJiNzk0&hl=zh_TW

2. 日本陶瓷史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mQzMzYzY2UtMGJmMy00OGU5LWI1YzYtNTk1MjEzNDkzNDU0&hl=zh_TW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5/5演講





第十二週

日本早期


徐小虎著; 許燕貞譯,<<日本美術史>>, <史前時代>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MTc2MDRiZTUtNjkxNS00MzgwLTkzNzMtMWE5YjY3MWViZjE1&hl=zh_TW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第十一週

i.大堂講課
高麗王朝與朝鮮王朝的陶瓷文化

[指定閱讀]

1. 方炳善著,金恩慶翻譯、翁宇雯整理,〈追求完美-宋代青瓷與高麗青瓷的異同〉,《故宮文物月刊》304期>
http://docs.google.com/Doc?docid=0AXxe6KdWDmutZGRjam5rbTZfMTVkbjhyN2Zjeg&hl=zh_TW


2. 伊藤郁太郎,〈朝鮮時代の官窯の成立と展開〉,《東洋陶磁史—その研究の現在—》,東京 都 : 東洋陶磁學會, 平成14[2002] (歷史系李昕穎同學翻譯)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M2I2YTA0NjYtODUwNy00NzI5LWI2MDktN2JkM2Q0ODg0YTNi&hl=zh_TW


II. 討論議題

交流與創新:請分析從徐競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有關瓷器的論述,你得到甚麼樣有關交流的印象?
[參考書目]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學校有可以直接線上查閱的版本。根據為1.天祿琳琅叢書景宋澂江本;2.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另外,有故宮景印宋本,為「據宋乾道三年江陰郡學刊本影印」,但在總圖五樓綜合資料區,為限館內閱覽的線裝書。


III.校外專家演講:陶瓷與科學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第八週

I.大堂講課
風格領導權的建立與轉移:明代的官窯與民窯


1.施靜菲,〈十四到十七世紀亞洲青花瓷生產的擴張〉,《典藏古美術》(新增檔案!)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OWY0ZDdjMDQtNGZlZC00NTU4LTk3MDktNjRkNDk3MDNhNjlh&hl=zh_TW

2.廖寶秀,〈新裝飾時代—明代前期的官營作坊〉,《天工寶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
69-86。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mUyMzY0ODYtNjgwNC00MTA0LTk4ZjItYTNhOTA3NTRmMTBh&hl=zh_TW

3.陳慧霞,〈官民競技的時代〉,《天工寶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頁87-100。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jc3NTRiNzctNDI3OS00ZmI5LTkyMTYtNjRiZjQ2NTk4ZmM3&hl=zh_TW

II.作業: 請討論明代景德鎮的官窯與民窯或討論明代德化窯白瓷的發展

1.Chuimei, Ho, “Blanc-de-Chine i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a tribute
to Donnelly”. Kerr, Rose, Blanc de Chine : porcelain from Dehua,
Chicago : Art Media Resources, 2002, pp.35-44.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DRmYWMxNWEtODc4MS00ZTVhLWE2MTUtMTM3NTI3Y2MxMGM2&hl=zh_TW

2.彭明瀚、尹青蘭,〈中國景德鎮元明民窯青花瓷概述〉。江西省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江西元明青花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2),頁18-23。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2E1NTIzM2UtZDI3Zi00N2RlLTgyNmEtMDVhY2JkYmRhOTFj&hl=zh_TW

3.Ho, Chuimei and Smith, Malcolm N., “Gap in Ceramic
Production/Distribution and the Rise of Multinational Traders in 15th
Century Asia”, 《美術史研究集刊》, No.7(1999),頁1-28。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mNjMTA2MGEtYjdkMy00MDJlLTllNmEtNTZkMWNiM2I2NWZj&hl=zh_TW

4.謝明良,〈十五世紀的中國陶瓷及其有關問題〉,《故宮學術季刊》17卷2期(1999),頁123-146。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MTcyYzA1MzUtNDYzYS00ZWM4LThiZTEtYTllOWYxMjE5NjZj&hl=zh_TW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第六週

i.大堂講課
大量生產與風格延續:南宋到元代陶瓷產業的發展
[指定閱讀]
1.朱伯謙,〈龍泉窯〉,《龍泉窯青瓷》(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頁6-29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TdiYzUzNjUtMmFjMi00ZjQxLWE5ZDctMGVhNmZmYTg1NDVk&hl=zh_TW

2.施靜菲,〈青花瓷〉,《藝術投資》試刊號。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mJiYTllMGUtMjViMy00OWRhLWIzZGItOWQwMjYwNzA4NTNl&hl=zh_TW


ii.討論議題
元代陶瓷的區域風格與消費脈絡
[參考書目]
1.蔡玫芬,〈轉型與啟發:淺論瓷器所呈現的蒙元文化〉,《大汗的世紀:蒙元文化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20-245。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MDA1YjAwMjgtZDkxZi00NjQ5LTliOTgtMGNmZTllYzIxNmI0&hl=zh_TW

2.Ho Chuimei, “Social Life under the Mongols as Seen in Ceramics”, Transactions of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vol.59 (1995), pp.33-47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WViNTJmMWMtODVhNS00YTNhLWIxM2UtMDY3OGY4MTg4YjFh&hl=zh_TW

3.施靜菲,〈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在國內市場中的角色和性質〉,《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八期(2000年3月),頁137-186。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WJlMDdmYjEtMWExNC00ZGM1LTgxODEtOTk1NWYyYzcyNGEz&hl=zh_TW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第五週

第五週

同學請注意!下週不需寫作業,但同學還是要念文章,上課時會問問題或可能簡單地小考。

I.大堂講課
秘色的追求:宋代官窯(兼談宋代北方瓷窯)
藝術典範的建立與再生
[指定閱讀]
1.謝明良,〈東窯小記〉,《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頁351-358。(指參)

2.謝明良,《中國文化史導讀》(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1)。(同學先參考,會再詢問老師範圍)

3.施靜菲,〈品瓷.尚青:獨一無二的中國青瓷史〉,《典藏投資》,試刊號22(2009 August),54-59。(第一週文章)

4.劉毅,〈論窯系〉,《中國古陶瓷研究》8,2002,頁155-166。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mE2YzkyOTAtMzNkMi00ZmZlLTk0OGQtOTZmODczOTQ0MDUw&hl=zh_TW


6.彭盈真,〈百年尋青-二十世紀汝窯認識論的變遷〉,《故宮文物月刊》,287,2007年2月,頁 46-55。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jI2ZmYwZmItYWYxNy00NjA3LWJjNzAtOWY1ZjJiYzA5YmE1&hl=zh_TW

II.實務操作
藝術史研究所(宋代陶瓷面面觀)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第四週

I.大堂講課
〈異國的風味:六朝到唐的陶瓷發展〉
[指定閱讀]
野村惠子,〈三國、南北朝時代の陶磁〉,《世界美術全集》。
http://docs.google.com/Doc?docid=0AXxe6KdWDmutZGRjam5rbTZfNGNoeDg5MmRy&hl=zh_TW

長谷部樂爾,〈唐代陶磁史素描〉(中譯版),《藝術學》,第十一期,1994年3月。(大家都有了吧?)

II.討論議題
不同材質間交流互動情況為何? 背後之可能原因有哪些?
在你生活的週邊是否也可看到這樣的情況?

[參考書目]
1.謝明良,〈院藏兩件汝窯紙槌瓶及相關問題〉,《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頁3-15。(圖書館教師指參)
2.謝明良,〈計皮囊式壺〉,《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頁87-99。(圖書館教師指參)
3. Jessica Rawson, “Song silver and its connexions with Ceramics”, Apollo, July 1984, pp.18-23中譯版,收入羅森,《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OTFiZGI5YTItNDFjMC00ZTBmLWJkNmQtZWRlZWI1MzJlYjIx&hl=zh_TW

4. Rose Ker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ronzes and Ceramics in China: Song to Qing Periods, ca. A.D. 1100 to 1900”, Ceramics and Civilization, vol. IV (1989), pp.301-313(僅供參考)

藝史所實務操作(兩組輪流)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最新消息

各位同學,先說明一些關於作業的問題,嗣後若有補充會再補上

1.書目:
每周書目,因為每周二老師都會跟助教討論,調整成最適合同學的教材後再修改訂定,且老師每周上課講義均加給次周書目,因此,公布次周書目的最快時間,就是周二晚上到周三下午.

2.文章檔案:
大家要念的文章,因為助教也和你們一樣要花時間尋找與掃描成檔案,但為了避免大家的擔心,此後最慢就是周三晚上12點前會把檔案給大家.

3.文章檔案:
如果是指參,就請同學自己去印.如果是期刊,不會有借出問題,請同學自己印.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第三週

I. 大堂講課
炫麗奪目:低溫鉛釉陶(漢代鉛釉、唐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

指定閱讀:
1. 謝明良,〈有關漢代鉛釉陶器的幾個問題〉,《漢代陶器特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
館,1999),頁14-23。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TE5N2UxMzktZWY0Zi00MWYwLTkxMzUtMjc5ODY4NDFiNTIw&hl=zh_TW
2. 張福康,〈中國傳統低溫色釉和釉上彩〉,《中國古代陶瓷科學技術成就》(上海:上海科
技,1985)。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WU1NjJmZWMtZjQ5MS00M2IwLTk3ZTUtODI1NGJjOGQ1OTFi&hl=zh_TW


II. 討論議題
死後世界的想像與中國人的生死觀:
每個文化都要面對人生最終歸宿---死亡的問題,而留存至今的墓葬是我們探討此一問題極好的
材料。請試著就墓葬留存的物件及形制等等,推想一下,古代中國人對於死後世界有著
什麼樣的想像?也可以延伸問題,就現代人如何事死與古代比較看看,有哪些變化與不變?
妳/你可以挑選一個重要的中國古代墓葬(例如西漢南越王墓)或試著比較同時間多個不同墓
葬,來看出其特點。

參考書目:
1. 許雅惠,〈漢代的地下世界與隨葬品〉,《漢代陶器特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
館,1999),頁24-45。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YTA5YzIyM2QtYmNjNC00ZTFjLTkwNTItNjFmYjU4YTI1ZmY4&hl=zh_TW
2. 長谷部樂爾,〈唐代陶磁史素描〉(中譯版),《藝術學》,第十一期,1994年3月(唐三彩的部分)
3. 王仁波,〈西安地區北周隋唐墓葬陶俑的組合與分期〉,《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4. 魏鳴,〈魏晉薄葬考論〉(《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6-4)。
4. 森達也,〈唐三彩の展開〉,《洛陽の夢》(東京,朝日新聞社,2004)。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Blue Clay丹麥手工瓷釉碗





轉引自http://www.nordic.com.tw/store/main/prod/prod.asp?prodid=17116&catid=98&catsetid=2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重要!簽到區

各位同學:

目前blog和google文件下載區沒有限制使用者,但未來選課確定後,會限制僅供修課同學使用,
所以,請確定有修課意願的同學,可以開始在此區簽到。

簽到格式如下
姓名,系級,學號,常用email。

範例
彭寶儀,藝史所碩二,r97141008,bauyi.peng@gmail.com。

重要!課程與作業重點!

1. 為什麼每週都要寫作業?
為了幫助同學課前預習,每次上課都要繳交600~1000字的作業,作業會幫助同學聽課,也會和該次的討論課題綱密切相關。
2. 我到底要寫什麼?
每次作業類型不一樣,有時候會是申論題,有時是文章內容摘要或心得報告。作業的題目基本上就是〝討論議題〞,如果有改動或是進一步說明,會放在 blog上。
3.這些不熟悉的題目,我該從哪裡下手? (此項為最新更正!)
寫作方法,基本上就是針對題目,以每次提供的〝參考書目〞為資料,進行寫作。(指定閱讀書目則是為了聽課做準備,但也絕對有助於寫作業。)
4.〝指定閱讀〞、〝參考書目〞等文章我怎麼知道去哪裡找?
〝指定閱讀〞—— 每一次都會給同學文章的檔案,目前助教決定放在[google文件]這個平台上,只要複製鏈結就可以下載。
〝參考書目〞—— 要請同學自行利用圖書館或資料庫等資源,但有一些難以尋找的文章,會再另外提供給同學。

第二週

第二週
【指定閱讀】
1.施靜菲,〈品瓷.尚青:獨一無二的中國青瓷史〉,《典藏投資》,試刊號22(2009August),54-59。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MzU2MzcwZDgtNzkzNy00ZmFhLWFhMzMtYzcyNjJlNjA0Mjgy&hl=zh_TW
2.施靜菲,〈北方胎土的特點〉講義。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TE2NWRlNjctMDE3MS00MWMzLWI5MjAtNDVjOTA0MWE3MWYy&hl=zh_TW

【討論議題】
申論題: 請討論中國陶瓷史發展中南、北的區域問題。

【參考書目】
1.廖根深,〈中原商代印紋陶、原始瓷燒造地區的探討〉,《考古》1993:10。(圖書館)
2.長谷部樂爾,〈唐代陶磁史素描〉(中譯版),《藝術學》,第十一期,1994年3月。(新增!掃描檔)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ZDcwZjcxZDYtMDQyZi00NjU2LWEwZTAtNzA3ZjgzYjQ3MThj&hl=zh_TW
3.謝明良,《中國文化史導讀》(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1)。(教師提供掃描檔)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3xe6KdWDmutNTY5ZDE5MjMtMmM0YS00 OTJiLThiNTQtNDZmZGMyNjg1NGYw&hl=zh_TW
4.Nigel Wood, Chinese Glazes (London, A&C Black, 1999),青瓷部分。(圖書館-教師指定參考)
5.長谷部樂爾,〈青磁と中國陶磁史〉《青磁の美: 秘色の探求》(東京,出光美術館,2006),頁5-12。(僅供參考)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指定閱讀

謝明良,《陶瓷手記》(台北,石頭出版社,2008)
胡德智,萬一編著,《燦爛與淡雅: ?、日本、泰?、越南陶瓷圖史》(南寧市 : 廣西美術出版社, 1999)
施永安,《日本古陶瓷》(長春,吉林美術,1992)
熊海堂,《東亞窯業技術發展與交流史研究》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Richard Wilson, Inside Japanese ceramics : a primer of materials, techniques, and traditions(New York, Weatherhill, 1995)
Judith G. Smith, Arts of Korea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8)
Roderick Whitfield and Pak Young-sook ed.; foreword by John Rosenfield, Korean art treasures(Seoul, Yekyong Publications Co., 1986 )
Nigel Wood, Chinese Glazes (London, A&C Black, 1999)

東亞陶瓷文化史課程大綱

本課程授課以區域及時代脈絡作為背景,除了讓學生有機會認識東亞陶瓷文化史的特色與發展等基本陶瓷史知識外,重點在引導學生思考有關東亞陶瓷的眾多面向。包括陶瓷生產與技術、鑑賞與收藏、品味的時尚與流行、作為貿易品的流通、消費的脈絡、物質的階級等各種豐富面向的不同議題。範圍雖然以東亞陶瓷文化史的發展為中心,但是會同時關照其他地區陶瓷的發展趨勢,使學生了解中國陶瓷發展在世界陶瓷文化發展史上的位置。此外,課程中也會探討中國、日本、韓國陶瓷彼此之間,以及與其他地區陶瓷製作的互動與交流。
授課的方式多元,著重雙向的溝通,引領學生思考問題。上課方式包括有:
1.
每週上課除了大班式的講演課外,還規劃有助教帶討論的小組討論時間
2.
分組收集資料及報告
3.
陶瓷實物接觸(充分利用藝術史所珍藏的陶瓷標本,直接讓同學接觸實物學
4.
安排有兩次校外教學參觀
5.
兩場校外專家演講或示範